冬季采暖散熱器室內環境要控制
室溫太低不利于健康 當室內溫度低于12℃時,室內可居住性較差并有損健康,80%坐著的人感到寒冷,不能堅持久坐,活動著的人也有20%以上感到寒冷。體溫低于35℃;輕度低溫癥患者大多表現為動作緩慢、精神遲鈍,但神志尚清醒;體溫如果再低則可能會陷于昏迷狀態,并可導致死亡。不要靠飲酒取暖;有感冒、肺炎等疾病者更應及早治療。
室溫太高易引發疾病 但是居室如果“溫暖如夏”也不見得有益于健康,適宜的室內環境還與相對濕度的高低有關。一般情況下,室內溫度越高,空氣就越干燥,相對濕度就越低。在冬季,適宜的室內相對濕度為30%-60%,而在供暖期大多數家庭的相對濕度僅在15%左右。這種相對濕度較低的干燥環境對身體健康是有相當危害的。
冬季散熱器取暖溫度與濕度要控制 適宜的調節有益身體健康,然而房間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,會讓人感到不舒服,甚至出現嘴唇干裂、鼻孔出血、喉頭燥癢等上火的現象。對于已經供暖的家庭,最重要的一點是注意室內保濕。如果相對濕度低了,可向地上灑些水,或用濕拖把拖地板,以增加濕度;還可以在散熱設施附近放一盆水,讓水慢慢蒸發,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。如在居室內養上幾盆花草,不但能調節室內相對濕度,還會使居室內充滿綠意。有加濕器的家庭應注意經常進行室內濕度的調節,以便充分地為您的健康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