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北方供暖而南方不供暖?
最近天氣越來越冷了,跟朋友們聚在一起經常探討一個問題是:南方如果也像北方一樣,有集中供暖該多好啊,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學習一下: 1. 首先我們為什么會感覺到冷?
或許很多人會對這個問題嗤之以鼻,認為它太簡單以至于不屑回答。冷的感覺來源于神經對體表熱量流失的反應,而冷的程度取決于體表熱量流失的速度。 當你的雙手浸泡過冷水以后,立即摸高于水溫的物體,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,哪怕那個物體的溫度遠遠低于你的體溫。想必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,也就是說,你的感覺并非那么“忠誠”地反應外界的環境,偶爾也會“欺騙”你一下。冷熱反應的是熱量的流向問題,而不是絕對溫度。你的溫暖錯覺實際上來源于你的局部溫度(雙手)與物體的溫度差異,而不是你的體溫與氣溫的溫差。
2. 其次“冷”的程度是由溫度獨自決定的嗎 ? 在認同了上文那個常識之后,很多人又會陷入到另外一個誤區,感性地認為人體直接接觸到的東西的溫度越低,我們就會感覺到越冷。 因為在他們看來,較大的溫差顯然會使得熱量流動得更迅速,人體理所當然會感到更冷。這種觀點是不完全準確的,因為在人體表面積恒定的情況下,決定熱傳導速率q的還有兩個量,溫度梯度(溫差在法向量上的偏導),也就是外界溫度與我們人體溫度之間的差異大小,只是其中的一個;還有一個是介質的導熱系數k。熱傳導速率與這兩個因子的乘積成正比。換句話說,就是導熱系數和溫度梯度在影響熱傳導速率時的地位是同等的。
3. 南方影響熱傳導速率的因素是什么?
大家在討論南北冬天的體感時,提得最多的是南北濕度的差異,這說明他們已經隱約感覺到濕度對體溫流失的影響。當然,大部分人只是說出自己的感覺,或者只是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,憑直覺認為是濕度影響了我們體溫的流失。現實情況正是如此,南方潮濕的空氣大大增加了南方空氣(應該說所有物體)的導熱系數。那么潮濕空氣與干燥空氣的導熱系數有多大差異呢?水的導熱系數是0.5815W/m·K,而靜止空氣的導熱系數只有0.0233 W/m·K,相差二十多倍。南方的濕度大決不僅僅是水蒸氣含量大的問題。雖然不能說我們是直接生活在水里,但也差不多了,基本上衣物就沒有一件干爽的。這時候這些衣物的導熱性雖然無法與剛洗過沒擰干的衣服相比,但和那些剛從摔干桶里拿出來的衣服已經沒有太大區別了。無論是空氣還是衣物,其導熱系數,南方的絕對要比北方的大得多。
4. 氣溫和濕度,誰對體感溫度更有影響力?
雖然大多數人承認濕度對體感溫度的影響,但也有北方人堅持認為,溫度是主導因素,他們的理由很直觀:湖南現在只有零下四度,再怎么冷也不可能把人體溫度降到零下五度;而北方已經是零下十幾度了,人體溫度的下降空間顯然要大得多。
實際上,讓我們感覺到冷,根本就不要到那么低的溫度,當體表溫度大約12度時,80%就會感覺到很冷,其余的20%大多也會有冷的感覺。我們之所以在氣溫還是12度時不感到冷,只是因為我們或多或少做了一些防護罷了。也就是說,無論是湖南的零下四度(實際上湘北一帶的冬季平均溫度一般在四度左右),還是北方的零下十幾度,對于人體來說都已經足夠低了。人體要不感到冷,就是要在周邊環境的各要素的影響下,將體表溫度維持在12度之上,甚至是舒適溫度25度以上。而氣溫和濕度只不過是阻止我們達到這個目的的兩個等同的因素,沒有哪個有絕對影響力。
5. 南方的房子為什么不建得像北方一樣保暖? 很多北方人詫異:既然南方這么冷,為什么在建造房子的時候不參照北方方位的結構?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。北方房屋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墻厚。但這個厚是有講究的,并非是一味地壘磚。北方的墻實際上有兩層,中間有個空氣層,實際上其隔熱作用的就是這個空氣層。建材大多是良好的導熱體,實體墻面是沒有多大的隔熱作用的。而且,中間的那個空氣層還可以與炕連接在一起。